中华姓名知识大全 百家姓的起源与影响(百家姓起名大全的由来)

神算阁 45 0

关于姓氏的话题

  中国具有世界上最久远的姓氏传统。

我国关于姓氏的最早的文献,源自殷商时期的甲骨文,我国第一部系统的姓氏著作为成书于楚汉之际的《世本》,流传最广的姓氏著作为《百家姓》。

“姓”,源于母系氏族公社时期的“图腾”,是具有共同血缘(母系祖先)的人群用于区别婚姻的种族标志(徽号),《释名》中说“女生曰姓”,即是这个意思。“姓”维持了全体氏族成员的共同世系;“氏”字本义是木本,即植物的根,是父系氏族社会的产物,蔓生于父系宗法社会。做为具有共同祖先的子孙,旁支别属,各自为氏,以别贵贱,贱者无氏。故北宋刘恕撰《通鉴外纪》注云:“姓者,统其祖考之所出;氏者别其子孙所自分”。这样,每一“姓”中可衍生出许多“氏”。周代“姓”、“氏”区别已经模糊,汉代逐渐混而为一,姓氏连称,不再产生新的姓氏,每个人都有一定的姓氏,姓氏和名字连称。

现今流传下来的姓氏中,姓较少,而且多带有“女”字偏旁。姓氏的来源大致可分为三大类:“以国、以邑、以居”为第一大类,即以所居地为氏;“以字、以谥、以号、以爵”为第二大类,即以先祖的称号、谥号、名字为氏;“以官、以事、以职”为第三大类,即以所从事的工作或所做过的事情特征为氏。

到了魏晋时期,出现了“郡望”,做为一些大姓望族对本姓的居住地的称呼。“郡”字源自秦代的“郡县制”。“郡望”一部分是姓氏的发源处,但大部分只反映了本姓氏中望族的地理分布。我国的姓氏郡望分布于全国的十四个省份,以华北地区和江南地区为集中,侧面反映了华夏子孙在黄河中下游流域和长江流域的创业史。

现今的姓氏,已失去原有的意义,仅作为个人的名字前所冠的区别符号,有户口上、认识上的作用。研究姓氏的渊源,也失去了宣扬封建宗法、家族观念的意义,赋予了新的涵义:梳理中华民族形成的历史、倡导优生优育等新的人口观念、加强海内外华夏子孙的民族凝聚力,以报效祖国和民族。
氏的产生


  原始社会的末期,黄帝治理天下时,已有“胙土命氏”,出现了氏。夏、商两代,也有少量的“氏”产生。氏的产生,最大量、最频繁的时代是周朝。周朝初年,为控制征服的广大地区,大规模地分封诸侯。周武王、周公旦和成王,先后把土地分封给兄弟、亲戚及异姓功臣等,建立了71个封国,其中有武王的兄弟16人,同姓贵族40人。而这些诸侯国的后人即以封国名为氏。据统计,由周王室同姓封国得氏的有48个,由异姓封国得氏的约有60个。另外,各诸侯国又以同样的方法对国内的卿大夫进行分封,即大夫的后人即以所受封邑的名称为氏,如田、白、鲍、费、范、屈、钟离、邯郸等。经过层层分封,以封国、封邑名称为氏的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所以说,周朝是我国氏的发展的最重要的时期。而后,各种形式的氏的来源又不断出现,氏的繁衍滋生越来越多,氏的数量远远超过了姓的数量。姓氏合流之后,从古到今,中国人使用的姓氏中十之八九可以说是由姓派生出来的氏演变来的。值得说明的是,远古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炎帝)、轩辕氏(黄帝)、金天氏(少昊)、高阳氏(颛顼)、高辛氏(帝喾)、陶唐氏(尧,又称伊祁氏)、有虞氏(舜)、有夏氏(禹)等氏,是后世对想象与传说中的祖先的尊称,不同于“胙土为氏”。
解读姓氏

  原没有姓氏的人,这地球上有没有?也许有,但他(她)总有个称谓,或叫“无名氏”。这称谓与“无名氏”,便是他(她)的姓氏。

姓氏不只是私人的事,亦不只是家庭的事;姓氏是一种文化,它关系我们的历史与血脉。
通过姓氏,我们能知道我们的生命之所由来,从而打开久郁心中的大结:“未曾生我谁是我,生我之时我是谁,长大成人方是我,合眼朦胧又是谁?”

通过姓氏,我们能知道自己肉体、心灵、心理之血脉传承,从而使自己不致于太昧于自己之短暂人生。“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是谓“寻根”;“草木祖根,山祖昆仑,江河祖海”,是谓“问祖”。“寻根问祖”不在祈福于祖先,而在明白我们自身:我们与祖先血脉相连,祖先曾经的苦难与辉煌,一定会通过这血脉,流传到我们现在。

通过姓氏,我们能知道古代社会的姓氏也曾有高低贵贱之别。

“氏”曾经为贵族所独有,丢“氏”即是丢贵族之地位,故“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有“氏”者贵,无“氏”者贱,这在古代是常理;据说三代以前,有贵族身份的男子是只称“氏”与“名”,而不称“姓”的,只有妇人称“姓”。至于“庶人”,当然无“氏”,故只称“名”。

通过姓氏,我们能知道何人之间不能通婚。同姓是一道门槛,我们的祖先三千年前就已规定,所有的男女均不能跨越这道门槛,而走进婚姻的殿堂。但“同姓不婚”不是“同氏不婚”,若谓“氏”重在“别贵贱”,“姓”则重在“明婚姻”:“氏同姓不同,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婚姻不可通。”“氏”可改变,而“姓”,则是不可变的。至秦汉,“姓”、“氏”合而为一,“皆所以别婚姻,而以地望明贵贱”。

“姓”、“氏”中国先人的伟大发明,我们千万不要小看了它。

“姓者,生也”,“因生赐姓”,这是血缘传承的标志;“氏”者,旁支别属也,“胙土命氏”,这是地位身份的象征。“姓”重血统,而“氏”重地域;一纵坐标,一横坐标。两者交叉,便把每个人固定在了唯一的靶心上,给后人回溯历史,提供了无上的方便。“姓”、“氏”合流以后,“氏”升为“姓”,“姓”、“氏”都站到了表示血统的那一边。于是中国人又发明了“地望”,再次建立起地域、身份之坐标。这纵横坐标的发明,是一项伟大的发明,真可誉为“第五大发明”。要知道,多数欧美国家迟至中世纪中期才开始采用姓氏制度,而朝鲜、越南等亚洲国家亦至10世纪左右才相继使用姓氏,日本更迟至1870年(明治三年)才准许百姓取姓。中国也许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姓氏”制度的国家。

“姓”、“氏”而外,中国人又发明了“名”。“名”是用来区别同“姓”、同“氏””中之不同个体的。“姓”、“氏”、“名”之外,中国人又发明了“字”。“字”是从“名”孳乳发展出来的另外的“名”。

“姓”、“氏”、“名”、“字”之外,中国人更发明了“号”。这“号”的发明,恰表现了中国先人秩序中求活络、强制中求自由的“灵活精神”。“号”的精神是自由、取法灵活,不受限制。“号”

可以说是“姓氏文化”中的一包调味剂,常常叫人回味无穷。

由姓氏而家庭,由家庭而家族,由家族而家族文化与家族精神。

一姓有一姓之个性,传统所养,基因所逼,个体很难逃脱其规律。或帝王气不足,或侧重政治、军事,或“五世六公”、“九代封侯”,或“数世科名,门第清华”,或专心于一门而成工商世家、书画世家、医药世家……家族文化乃是中华文化之缩影,在家族文化里,吾人既可读到政治、经济、教育、道德,又可读到祖先之生存状态,处世心境、价值观念,更可读到吾土吾民之悲欢离合,之生灭盛衰,之死去活来…… 。





百家姓的起源与影响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冯陈楚魏、蒋沈韩杨” 许多华人都对这四字谣感到熟悉。即使一个目不识丁的人也听说过百家姓。

姓是一个人最重要的个人特征,是一个家族的印记。它与社会学、历史和传统有密切的联系。

众所周知的《百家姓》是一本非常好的阅读材料,读者可从中了解百家姓的起源与其深远影响。它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自公元十世纪北宋朝代起在中国广为流传。

是谁创造了《百家姓》?它何时初具规模?又何时出版?这些问题直到今天还是个迷。根据明清朝代有文字记载的学者的研究,《百家姓》早在宋朝以前就存在。在宋朝初期由一位地处吴、越地区(现今浙江省杭州市)不知名的儒家学者将其编辑、装订成册。

南宋(公元1125-1210年)著名的爱国诗人陆游最早在他的诗-- 《秋日小雨》中提到百家姓。诗人在注释中指明他的灵感源自两本书,一本是《扎子》,另一本就是《百家姓》。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百家姓》早在宋朝以前就开始流传了。

宋朝的皇氏姓‘赵’,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的国王姓‘钱’,宋朝的一位学者相信‘孙’是宋朝皇族妻妾的姓氏, ‘李’是南唐的统治者--李后主的姓氏。这就是《百家姓》的开场白--“赵钱孙李”次序的由来。

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印刷体《百家姓》是在元朝(公元十四世纪初)出版的,它根据汉字和蒙古字的语音、笔划对应而成。但是元朝的版本并不完整,流传已久的《百家姓》直到明朝才算收录完整。它总共记录了438个姓氏,其中408个是单姓,有102行组成,38个是复姓,编成15行。最后一行是百家姓终,即百家姓完结篇,由118行构成,共有472个字。

清朝后期又出现了另外一本有关百家姓的书--《增广百家姓》,书中记录了444个单姓,60个复姓,结束语为“百家姓序”。
现存的清朝版本的百家姓既有文字又有图画,每页上方除了记录历史名人的名字和其所属家族外,旁边还有他的图像;每页下半部是由四个字或姓氏组成的短句,读起来很像古时的四句诗词。
过去,《百家姓》有几种修订版,如:明朝末年修订的“黄周姓”,清朝康熙年间修订的“御指百家姓”,清朝咸丰年间 (公元1851-1861)由丁延修订的“百家姓三编”。这些修改后的百家姓在表现格式上花了很多功夫,每本都各具特色。尽管如此,它们还是无法取代原稿,这体现了原稿对后来创作的深远影响。

《百家姓》不仅只在汉族中广为流传,其译本也在与汉族有着友好往来的少数民族中传播,如:《蒙古字目百家姓》,《女真字目百家姓》。由此可见百家姓的深远影响程度。

姓氏神话
姬姓始于黄帝。据《史记》所载,黄帝本姓公孙,名叫轩辕,但因“长居姬水”,改为姬姓。黄帝是传说中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帝王,是中华民族的祖先,中华百家大姓中有七十多个姓直接或间接来源于姬姓。据说他有25个儿子,其中得姓的有14人,共12姓(有同姓的,故14人有12姓),姬姓居首。周的祖先后稷是黄帝的曾孙帝喾的儿子,承继了姬姓。关于后稷以姬为姓,还有一个神乎其神的传说;后稷的母亲姜原,是帝喾的元配皇后,有一次她到野外出游,见到了臣人的足迹而心生喜悦,就踩踏这些足迹,而后身动如怀孕一般,不久就生下了一个男孩。这孩子就是后来的后稷。后稷长大后出任尧的农官,教民稼穑,被后人尊为“神农”,赐姓姬,成为周族的先祖。

姒姓:大禹的国号为夏后,姓姒,其父名鲧,是黄帝之孙颛顼帝的儿子。当时帝舜治理天下,洪水泛滥,百姓流离失所。于是舜派鲧治理洪水,历经9年而未成功。舜就把鲧流放到羽山,起用鲧的儿子禹继续治理水患,并派商的先祖契、周的先祖后稷等协助。禹疏通九河,开凿济、漯、淮、泗等河流,历经10余年,足迹遍九州,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平息了水患,获得成功。由于他的丰功伟绩,舜把夏封给他,又把帝位传给他。他的母亲修己是有辛氏的女儿,当初因为吞吃了薏苡这种植物而怀孕,生下了禹,所以禹建夏国后,就以“姒”为姓。另一说,修己吞吃了神珠薏苡而生了禹,故而以苡的同音字姒为姓。大禹死后,帝位传给其子启,历经四百多年,至夏桀时,因为他暴虐无道而被商汤推翻,桀的后人有的就以国名夏为姓了。

子姓:殷商王室姓子,其始祖为契。契是古部落普通女子简狄的儿子。有一天简狄同两个妇女在河中洗澡,看见一只玄鸟(即燕子)在河边下了一个蛋,就拣起来吞吃下去,不久就怀孕生下了契。契后来是舜的臣子,辅佐大禹治水有功,被舜任命为司徒,掌管教化百姓的事务,并封给他商地。又因为契的母亲吞了玄鸟之子(即蛋)而生下他,故而赐姓为“子”。关于子姓来源的传说,见于《史记.殷本纪》。《诗经》中的“天命玄鸟,降而生商”讲的也是这个故事。
姓氏的形成

对姓氏的研究已形成一门学科。它与人口普查、语言学、历史学、考古学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对于人事现代化科学管理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作为一门边缘学科,姓氏学受到各方面的重视。

现代欧美各国的姓氏,大多来源于中世纪,最早的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和罗马帝国。

早在五千多年以前,中国就已经形成姓氏,并逐渐发展扩大,世世代代延续。

秦朝以前,姓和氏是含意不同、各有所指的两个单音词。姓字的古形字是“人”和“生”组成的,意为人所生,因生而为姓。秦国刻石《诅楚文》中,始见姓字为“女”字和“生”字的组合字,这一字形最终被汉代人许慎定形,成为会意字。氏字的出现,早在甲骨文中就有。清代文字学家朱骏声在其名著《说文通训定声》中,释“氏”字本意为木本,是植物之根,为象形字,后来被转注为姓氏的氏,取木之根本之意。

夏商周三代,姓的社会职能是代表有共同血缘关系的种族的称号,而氏则是从姓中派生出来的分支。《通鉴外纪》说,“姓者,统其祖考之所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姓起源较早,形成后也较为稳定;氏起源较晚并不断发生变化。《国语·周语》载:“姓者,生也,以此为祖,令之相生,虽不及百世,而此姓不改。族者,属也,享其子孙共相连属,其旁支别属,则各自为氏。”总之,姓为氏之本,氏由姓所出。商周以前,姓用以区别婚姻,故有同姓、异姓、庶姓之说。氏用以区别贵贱,贵者有氏,而贫贱者有名无氏。氏同而姓不同,婚姻可通;同姓不可通婚。
西汉时期,姓和氏的区别分野已经微乎其微。司马迁作《史记》时,干脆把姓氏混为一谈,成为不可分割的同一属姓了。所以,清初学者顾炎武在《田知录》中说:“姓氏之称,自太史公始混而为一,《本纪》于秦始皇则曰姓赵氏’,于汉高祖则曰‘姓刘氏’,是也。”

姓产生于原始氏族社会。若干民族组成一个原始部落,部落内各氏族又独立存在,同时,各氏族之间又有着密切的婚姻联系,姓就作为识别和区分氏族的特定标记符号应运而生。中国最早的姓都带有“女”字,如姬、姜、妫、姒等,可以推断早在母系氏族时期,姓已经形成,是由母权制社会中妇女的地位所决定的,其作用就是便于通婚与鉴别子孙后代的归属。同姓内部禁止婚配,异姓氏族之间可以通婚,子女归母亲一方,以母姓为姓。

氏最早在原始社会晚期形成。黄帝时已有“胙土命氏”。随着氏族制度的解体和阶级社会、国家制度的形成,出现了赏赐封赠土地以命氏的习惯。继而,氏之源起,形成滥觞,出现以各种形式得氏的现象。至此,姓和民本意的属性分野,实质上已不太明显。

姓氏的形成原由,主要有以下几类:

1.以居住地名、方位、封国命氏。如赵、西门、郑、苏等。
2.以古姓命氏、如任、风、子等。
3.以先人名或字命氏。加皇甫、高、刁、公、施等。
4.以兄弟行次顺序为氏。如伯、仲、叔、季等。
5.以职官名称命氏。如史、仓、库、司徒、司寇、太史等。
6.以职业技艺命氏。如巫、屠、优、卜等。
7.以祖上谥号为氏。如戴、召等。
8.古代少数民族与汉族大融合,借用汉字单字为氏。如拓跋氏改为元氏、叱卢氏改为祝、关尔佳氏改为关、钮祜禄氏改为钮等。
9.因赐姓、避讳改姓氏。如手唐王胡赐给立有大功的大臣们以李姓、朱明王朝赐以朱姓;汉文帝名刘恒,凡恒性因避讳改为常氏。晋朝帝王祖上有司马师,天下师姓皆缺笔改为为帅氏。
10.因逃避仇杀改姓。如端木子贡后代避仇改沐姓,牛娃避仇改牢姓等。
姓氏起源的形式很多,并且在不断发展,同姓异源,或异姓同源,等等,情况十分复杂。随着岁月的流逝,不断出现新的姓氏。如给孩子取名时,取男女双方两个单音姓合成复姓,又为姓氏“家族”增添了新的成员。
中国姓氏渊源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民族众多、人数极大的大国,汉族占绝大多数。客家先民原是中原汉民族。故汉民族的姓氏渊源即包含了客家的姓氏渊源。

姓氏是代表每个人及其家族的一种符号。在今天的社会里,它没有什么意义了。但是,从它的形成、发展、演变的漫长历史过程来看,它却是构成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
姓氏,是姓和氏的合称。在遥远的古代,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古代姓氏起源于人类早期生存的原始部落之中。

姓氏是怎样产生、发展的?这是一门很有趣的学科,涉及到社会学、历史学、语言学、文字学、地理学、民俗学、人口学、地名学等众多社会科学。
中国第一部解说方块文字原始形体及字源的文字学专著是《说文解字》。此书作者许慎(约公元58—147年)解释:“姓,人所生也。……因生以为姓,从姓生。”这就是说,人是母亲生的,故姓字为女旁。
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制时期。姓是作为区分氏族的特定标志符号。中国的许多古代姓氏都是女字旁,这说明我们祖先曾经经历过母系氏族社会。各姓氏互相通婚,同姓氏族内禁婚,子女归母亲一方,以母亲为姓。姓的出现是原始人类逐步摆脱蒙昧状态的一个标志。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母系氏族制度过渡到父系氏族制度,姓改为从父,氏反为女子家族之用。后来,氏族制度逐渐被阶级社会制度所替代,赐土以命氏的治理国家的方法、手段便产生了。氏的出现是人类历史的脚步在迈进阶级社会。姓和氏,是人类进步的两个阶段,是文明的产物。

后来,在春秋战国时期,姓与氏合一,不再区分,表明姓与氏都是姓,表明个人及其家族的符号。这就是我们今天理解的姓氏含义。

现在中国人的姓,大部分是从几千年前代代相传下来的。有人统计,文献记载和现存的共有5600多个。其特点是:源远流长、内容丰富、出处具体。姓氏的形成各有不同的历史过程。同姓不一定是同源,如刘姓就有五处起源。异姓也可能是同出一宗,姓古、吴两姓本是同源,都是古公先祖的后裔。中国姓氏的来历把姓和氏等同看待,据徐俊元等三位学者研究,大致有这十多种类别:一、以姓为氏。以远古部落氏族的标志符号作为姓,有姬、姜、姚、任、伊等姓。二、以国名为氏。夏、商、周三代,有许多大小诸侯国,各国子孙后代便以国名为姓。有程、房、杜、雷、廖、刁、彭、韦等姓。三、以邑名为氏。帝王及各诸侯国国君分给同姓或异姓卿、大夫的封地叫邑、采氏。卿、大夫的后代或采邑的人,有的便将邑名作为氏。有苏、上官等姓。四、以乡、亭之名为氏。有裴、陆、欧阳等姓。五、以居住地名为氏。有东门、西门、东国大夫童刁的孙子以刁氏传世。周平的庶子,字林开,其子孙以林为姓。七、以次第为氏。按兄弟排行取姓,如老大以伯、孟为姓,老二以仲为姓。老三、老四则分别姓叔、季。八、以官职为姓。有籍、监、库、仓、将军等姓。九、以技艺为姓。从事巫术的人,后代便姓巫。从事冰凌的人,后代以凌为姓,还有卜、陶、匠等姓。十、以谥号为姓。十一、因赐姓、避讳而改姓。十二、爵位称号及爵系为氏。有皇、王、公、候、王叔、王子、王孙、公子、公孙等姓。十三、古代少数民族融合到汉族中带来的姓。客家先人的姓氏来历,也在上述这十几种范围之内。
从字辈谱看名字
字辈是中国传承千年的重要取名形式,也是古代一种特别“礼”制,它一直延续到现代。由于各种原因,自五、六十年代以后,世人对字辈谱变得陌生,这种现象在年轻一代更是明显。

字辈谱,又称昭穆、字派、行派、派序,即用以表明同宗亲家族世系血缘秩序的命名字辈序列。中国是一个农业社会,聚族而居、安土重迁在农业大环境下,成了传统家庭的重心,由此而衍生出来的道德价值观,首先是儒家倡导的“亲亲”,形成长幼有序、孝悌仁爱的道德观念,并用家庭成员约定俗成和继承下来的风俗习惯,有效地维护血缘秩序,履行个人在血缘等级关系中被确认的权利和义务。华人的姓名系统,是早年维系血缘秩序的重要环节;而“字辈谱”正是这一血缘秩序文化的象征。

典型的华人“姓--名”形式,是由一字姓与二字名所构成。姓为祖先遗传;名字中的第一字(如张正权中的“正”字)是作为家族辈份的象征,须按字辈谱所定;通常名字中的第二字(如张正权中的“权”字),则按父母意愿自由选取。因字辈谱为同宗族人所共有,大家皆按系谱取名,所以这类名字在民间又称“族名”、“谱名”。

一般上,字辈谱所选之字是由开基祖(始迁祖)厘订的,并被写入家谱,具有宗族的权威性,后裔子孙按照字辈谱取名,一辈一字,世次分明地传承下去。即使家族分迁,散居各方,或年代久远,支派浩繁,世系庞杂,只要按字辈谱取名,就可保证同宗血脉的一气贯通,世系井然而不致紊乱。

所以,这套高度文化化的辈谱制度,是确保家族血缘秩序永不紊乱的重要方法。昔时家谱在编订字派之前,均有明确的诠释。如明代《太原郡王氏宗谱》载:“行第原为合族定名分而设,使子子孙孙,承承继继,不致有干犯之嫌。故凡世家巨族,莫不皆然。事为至巨,而非泛立也。”
在中国,以字辈取名是汉族文化习俗,但也有少数民因受汉文化影响而讲究字辈谱。如广东凤坪的蓝氏畲族,从6世纪到13世纪生前的字辈为“友、元、奕、世、德、如、真、金”,死后则以“千、万、大、小、百”五个字辈称呼。死后另立字辈,这是畲族字辈不同于汉族字辈之处。如蓝氏一世祖叫蓝千七郎,二世祖为蓝万五郎,三世祖蓝大二十三郎,四世祖蓝小大郎,五世祖蓝百一郎。到六世祖又循环到千字上,如蓝友权,死后称为蓝千六郎。从第九代起,去世后改以谥号,如九世祖蓝世亭,谥纯谨蓝公;十世祖蓝德桥,谥性善蓝公。据学者的看法,畲族的这套姓名制度,显然是认同汉族文化的变异字辈谱。

容易读错的姓氏

在我国众多的姓氏中,有些姓氏因所姓的人数少,又由于汉字多音读法,所以经常读错。
  仇读“求”,不读“仇恨”的“仇”。
  区读“欧”,不读“地区”的“区”。
  召读“哨”,不读“号召”的“召”。
  任读“人”,不读“任务”的“任”。
  华读“化”,不读“中华”的“华”。
  朴读“瓢”,不读“朴素”的“朴”。
  折读“舌”,不读“折旧”的“折”。
  单读“善”,不读“单据”的“单”。
  黑读“贺”,不读“黑白”的“黑”。
  解读“谢”,不读“解放”的“解”。
  繁读“婆”,不读“繁荣”的“繁”。
  纪读“已”,不读“纪念”的“纪”。
  查读“扎”,不读“检查”的“查”。
民间取名的传统习俗

民间取名的传统习俗现代人认为,名字若与龟一沾上边就会带来晦气,可是,你可知道,在古代,乌龟与龙、凤、麒麟被誉为“四灵”,属吉祥动物,常被用作人名。
唐代贞观年间嗣楚王叫李灵龟,唐玄宗时期有位歌唱家叫李龟年,诗圣杜甫还为他写过一首《江南逢李龟年》诗。白居易有个侄儿小名“阿龟”,很得白居易疼爱,他在《弄龟罗》中写道:“有侄始六岁,字之为阿龟。”

这种心理转变,反映出乌龟在民间风俗传承流变中,不同时代的地位与价值观,由此可看出取名用字与民间风俗的关系。

民间取名的传统习俗是多种多样的:

节令法根据孩子出生时的节令与花卉取名。如春慎、夏雨、艳秋、晓冬、兰贞、菊香、月桂、雪梅等。常见于女性。

地名法有沈申(上海)、王渝根(重庆)、林浙光(浙江)、袁晋(山西)、黄云生(云南),如老舍的大女儿生在济南,就取名“舒济”。也有从祖籍及出生地中各取一字,缀联成名,如张绍庆,祖籍浙江绍兴,出生在重庆,主要都是以纪念为主。

盼子法父母在连连产下女婴,盼子心切,则会在为女儿取名时用上根(跟)弟、玲(领)弟、招弟、盼弟等有趣名字。

抱子法夫妇膝下无子,从外地或外姓抱养一个孩子。此类孩子的名字中,常有一个“来”字,如来宝、来娇、来根、来发。

动物法据老年人说:猪狗牛羊等牲畜是下贱动物,因其下贱,故不被邪鬼注意,取作人名,孩子容易养大。如阿羊、阿牛、阿猪、小兔、小狗等等。另外有一类名字与此相关,是以孩子出生年份的生肖取名,如小龙、家骏(马)、玉兔、牛刚等。此类用字在农村较常见。

体重法鲁迅的小说《风波》中描绘:“这村庄的习惯有点特别,女人生下孩子,多喜欢用秤称了轻重,便用斤数当作小名。”如“九斤老太”,这是浙东民间的一种特殊取名风习。

性变法夫妇接连生儿,或接连生女,于是将其中某个男孩取女孩名,当作女儿养育;或将某个女儿取个男孩名,当作男孩看待。这在民间常常见到,前者取名如新妹、宝姬、秋月,后者取名如亚男、家骏、家雄等。

排行法兄弟双名,其上字或下一个字相同,叫排行。如:《左传》长狄兄弟四人,名为侨如、焚如、荣如、简如。又如《水浒传》中的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

继拜法有些为人父母者,认为自己的孩子命薄,非有两姓以上的人共养,才能成人。于是将孩子过继给异姓夫妇,再拜请他们另取新名。这类孩子的名字往往为某姓的养子之意,如:何养、周留根、张清(请)苗、郑抱贤(婴)等。

五行法根据五行缺行取名,这在大陆40岁以上的人名中占的比例较大。昔时民间取名,要请运势卜卦者推算“八字”、“五行”;假如某人命中五行缺少某一行或二行,那就得用缺行之字,或用缺行作偏旁的字取名补救,否则孩子就命途多舛。如鲁迅小说《故乡》中闰土的取名:因为他是“闰月生的,五行缺土,所以他的父亲叫他闰土”。又如方有海(缺水)、张鑫(缺金)、高森泉(缺木水)、徐炎坤(缺火土)等人名,亦是以五行法命名的。
中国古神话简述

在这里,我想说的不是明清以后重新创造的和道、佛两教混为一谭的中国神系,因为如果说那些,老实说实在没什么新鲜意思,而且和所谓“真正的中国远古神话”八竿子都很难拉到一起。
那么中国远古神话的真面目如何呢?一说到这个,想必大部分人就会想起那首“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的历史歌谣。我们中国人基本上都相信我们的“创世神话”是所谓“盘古开天地”,可是很不幸,所谓之“盘古”,并非上古神话中的创世者,他的出现,确切的说是宋代,是宋人为我们“补完”的创世神话,因为中国的创世神话,早就已经失落了。其实,不仅咱们的创世神“盘古”大神全不可靠,就是“三皇五帝”也是在战国末年才出现的名词,不过,里面提到的具体的神名,到有远古神话的痕迹,只是在远古神话里,究竟那些神是什么样的位置,今天已很难考证。

中国神话会残破如此,说来却算咱们中国人的一个“优点”。远在考古还比较能够确定的夏、商时代,我们发现,我们的祖先还是很迷信很敬神的,在资料更完备的商人的历史
中,“巫”和“史”不分,神话和现实融为一体,所以我们今天找到的商代最重要的文献资料是用来占卜的甲骨文,而里面涉及到从军国大事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想来,在那个时候,一定有大量神话传说及相关史诗。可商亡周兴后,整个社会为之一变。其实我们今天被叫做“中国人的传统思想”的很多东西,都可以追溯到周,却很难说能追溯到商。至于夏,其实大家对其信史了解太少。周人的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现实”,在那个远古时代,他们的思想特别的“现实”。周人分开巫和史,并大大简化了种种和神有关的程序,把注意力和精力转移到现实中的人事关系上,从而建立了他们的国家制度、政治思想和世界观。当然在今人看来,周人还是迷信的,可是有了这样一个传统以后,一步一步走下来,中国神话的流传就受到很大阻碍和破坏。

到了春秋战国,因为剧烈的社会变化和严酷的政治军事斗争,愈发使得神话这些“不切实际”的东西走向末路。“神话”被人化,“传说”被史化,抛去神秘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色彩,我们看到的是夫子的“子不语乱力鬼神”、“不知生、焉知死”,是史迁的《五帝本纪》。去读读《五帝本纪》,在里面可看得出多少黄帝炎帝尧舜禹的“神性”和“魔力”呢?

但在有汉一代,民间巫风尤盛,宫廷里也不能免俗,汉武帝封禅泰山,半夜里偷偷爬上山想听“神旨”,因为他真相信有这个玩意儿存在。现在发现的汉代“日书”,一种平民百姓常用常看的书,有点类似于后来的皇历,其中有大量神话残余。所以有关远古神话一些“权威”性的资料,多在先秦到两汉,再往后,就多是因循抄袭而已。不过这个时候,中国远古神话早已支零破碎,不成体系。
其后,经过汉末大乱,两晋南北朝的分裂战争和胡人入侵,又越唐至宋,思想家们的“现实主义”思想愈发浓厚,如果你是一个真正的“儒者”的话,你拥有的是正统的“中国思想”的话,所有那些古代的祭祀迷信,以及宗教活动都该嗤之以鼻的(所以在正史里,一个皇帝若崇拜佛、道,就会被叫做“佞道”、“佞佛”,至于除了祭拜祖先和天地的典礼外的其他祭祀就更叫做“淫祀”了。是一个大缺点绝不是优点)。而这时,外域佛教的兴起,带动中国本土宗教道教的发展,使得远古神话在历史中消逝以后,中国有了新的神话。而这些,却和佛、道两教紧密联系起来,和远古的中国神话已是相去太多。

现在我们可以在很多传世文献和考古资料里散见到远古神话的残片,但里面体系混乱,自相矛盾,若谁真想理出个头绪来--不是疯子就是白痴,偶可真敢这么说。不过如果要说提供些线索倒好办啦,而且呢,如果有兴趣的,把杂七杂八的东西一凑,自己编一个神谱和中国远古奇幻世界倒很方便哦^^。

一、有关资料(提一些至少在书店里认真找可能找得到的吧,不过也不全是远古神话啦,因为也不是那么分得出来)

1、诸子文集:有耐心找的话,差不多每个人的都能找出七七八八来,比如〈尚书〉啦,《庄子》啦,《列子》啦,《吕氏春秋》啦,《楚辞》、《淮南子》啦,这是几部提到神话神仙精怪最多的书。

2、地理书类:《山海经》是一大头,另外有名的《水经注》里其实也有一些“虚妄不实的神话”,《华阳国志》听说过吧,讲所谓古蜀史的,其实一开头自然就成了讲神话了。

3、历史书类:老实说这一类里好找的正史就不好找神话,象《左传》、《国语》、《史纪》、《汉书》的一些角落里可以翻翻,当然啦,《史纪·五帝本纪》也勉强算吧。另外《穆天子传》好象还比较好找,还有《周书》,就不知道找不找得着了。

4、笔记杂书类:《搜神记》就不用说了,里面涉及远古神话的就在前面一点,也不算很多。另外有狠劲的还可以去看《太平广记》,宋朝的皇家神仙书,N百页的大部头。耐心、耐心地翻,一定能翻到一些神名、地名:-P。另外汉代有名的《白虎通义》,讲五行的,其实蛮可以看看。

其实啊,真想找中国远古神话的东东,在比较常见的书里找是很难的。除了《山海经》还不错以外(因为内容集中)偶真觉得上面推举的书都是害人发昏^^。www.zcfss.com 而《山海经》呢,又主要以山川地理特产为主,里面可以找到的,是N多的地名、精怪名。其实这些在世界设定里会很有用哦,仔细读的话,里面有好多很漂亮的名字呢,而且很神奇。

比如说地名--少昊之丘,太嗥之墟,欧丝之野,畴华之野,清冷之渊,栗广之野,赤泽水,大乐之野,少和之渊。

比如说山--招摇之山,小华之山,青丘之山,天帝之山,三危之山,支离之山,鞠陵于天,成都载天,三天子之都,委羽之山。

比如说木--迷榖(光华四照,佩之神清气爽),三珠树(据说叶子如珠花如彗),三桑树(高百仞,却一根分叉的枝条都没有),琅玕木(听名字就很喜欢呢),柜格之松(这个名字有够怪吧),若木建木(都是太阳神栖息的神树呢)。

比如说神灵--天吴,大行伯,据比尸,奢比尸,祖状之尸,相顾之尸,诸稽,摄提,赤奋若,游光,罔象。嘿嘿,都是些怪名字。

其他还有灵草、虫、兽、地名、国名什么的。其实国名到一大半没意思,不过有些国名可以用来做姓氏或部落名也不错哦,比如肃慎啦,羽民啦,司幽啦,姑射啦。

除此以外,真要看点老神话,还要往冷僻的书堆里翻,偶这里提一些,大家自己看好不好找吧。

《世本》、《神异经》、《述异记》、《独异记》、《录异记》、《海内十州记》、《博物志》、《广博物志》、《汉唐地理书钞》、《路史》、《十三州志》、《天中记》、《拾遗志》--算啦算啦,再多偶也昏头了(老实说,这里的书偶大半都没有:-P)

二、神谱略谈--大神

说到“中国远古神话”,有一点必须明白,这里没涉及到少数民族的神话,可以算是“汉族的远古神话”吧。

中国这么大,远古的神话体系至少有三个源头(而且应该更多),那就是中原的华夏族神话,江淮的楚人神话和西南的古蜀神话。

在这三个神话里,我们看得出来,他们崇拜的最高神应该都是太阳神。

首先来看华夏族的先祖(其实就是创世大神),这个咱们都熟,一个叫黄帝,一个叫炎帝。抛开后来给他们加的名字不提,这两个称号很值得一看。

“黄”、“皇”两字同源,在甲骨文里是象太阳在云中之形,也就是说,是指太阳神。
“炎”,双火,火盛貌。

“帝”,古代称“帝”必然是指“天帝”,本字做架木烧火的形状,因为中国古代祭祀天帝的仪式就是架起柴来烧。

所以呢,很显然,中国古代有一个“最高神”的话,它肯定是太阳神,或者太阳神衍生出来的火神(哦哦,怎么成了波斯拜火教啦^^)。

再看楚人的大神,这就要到屈原的楚辞里找了,不用说,大家都知道,楚人的最高神就是“东皇太一”,也是太阳神。而且看得出,至少在屈原的时代,中原和楚地的最高神其实是指同一个。
最后来看古蜀国的神,古蜀国的先祖是“蚕丛”,关于这个神,本来资料很少,不清楚它究竟什么样。然而,在四川挖出了古蜀国遗迹三星堆以后,人们终于发现它的真面目,所谓“直目正神”,真的是眼睛里直直地突出一块来,在配以同时发现的其他文物,可以肯定,它也是一位太阳神。

太阳神的崇拜图腾里有鸟、眼睛、花、轮形器等,我们在中国古神兽或图腾中(比如凤啊,蚕丛的眼睛啊,玫瑰花啊)也非常常见。

另外,中国古神话中有好些巨人这样的神灵,象大家熟悉的盘古和夸父。盘古固然是到宋的时候“补完”的,但其中未必没有远古神话的影子。另外还有被称为“朴父”、“巨灵”的巨人神。他们和其他神话(如北欧神话,希腊神话)中的巨人神很相似,都是些懵懵懂懂,做事直鲁的超级大个子,而且都有死了以后身体化作山川河流世界,养育后人。从夸父追日的神话来看,这些巨人也是一样和主神处得不算好,而且看来是没什么胜算。www.zcfss.com

有一点值得注意,随着社会历史的变迁,最初的至高神太阳神的地位有所下降。因为渐渐人们发明出“天”这个概念,那么“天帝”就凸现出来,把“皇”给压下去了。可“天帝”的名号究竟是什么呢?有迹可寻的是周的时候人们还把“天”当作一个人格神(即所谓“真正的作为独立个体的神”)来祭祀,但那时似乎已不再称其名号。后来,随着春秋战国时中国人的思辩的发展,“天”完全被抽象成一个概念了,成为某种可以说“无性无情自在自行”的“物质总称”,虽然也常有“天命”、“天罚”等等说法,然而实际上,天帝作为一个“神”的功能大大减弱,甚至差不多就是“自然”的代名词。

太阳神地位下降以后,它倒有了比较确定的名称,那就是“羲和”或“郁华”,比较确定的说法,太阳有十个,不过这不是指有十个太阳神,太阳神只有一个,不过中国的太阳神不象其他神话里那样,要每天亲自干活,那样多累嘛^^!所以,每天辛辛苦苦在天山跑的是“日精”赤乌(又名三足乌),是人家羲和哥哥养的鸟啦。每天清晨,一只赤乌就从东方的旸谷的扶桑树上飞起,飞飞飞,一直到黄昏时,飞到西方蒙谷的若木上落下。有趣的是,在四川三星堆发现的文物里,真的有一株青铜神树,上面站了九只异形的鸟,而顶上显然还有一只,可惜因为年代久远,已经被破坏了。而古蜀之地,恰是古代认为的“日落处”。

说了太阳神当然漏不了月神。月神的名字,有的说叫“常仪”,有的说叫“结麟”,月也有“月精”,就是蟾蜍,或者干脆一点,说白了就是癞哈蟆。癞蛤蟆有十二只,应该也是天天轮值吧。赤乌会飞,那癞哈蟆怎么在天上跑哩?偶也不知啦,不过它走的路线应该和赤乌一样。

太阳月亮以后好象该说星星,中国星官的名字自己去看二十八宿名册吧。不过,如果要真正一点,最好去看三家注的〈史纪·天官书〉,包你看的得眼睛发花。星星算有个总管吧,名字叫臾区。

现在来说地上的神。
先看一个字,“后”。

“后”,甲骨文里象大土堆形,也就是说,这个字本身就是“大地之神”的意思。所以“大地之神”名为“后土”,但“后土”的意思本来就是今天的“大地之神”,也就是说--“大地之神”的名字就叫“大地之神”,唉唉。同时,大地之神又和中国的五行关系扯在一起,就更复杂了。这待会儿再提。

除了太阳崇拜,另外一个少不了的是江河崇拜,其代表性的神灵就是楚人神话中人面蛇身的女娲伏羲和华夏神话中的龙。其实,龙和蛇本是一个东西啦。但说到江河神,却没有多少有很高的地位的,甚至最伟大的“河(古代说河就是指黄河,其他都叫水)”之神河伯冯夷(或叫冰夷)也不过尔尔。而“江(自然是指整条长江)”之神的名号似乎是“震蒙奇相”,是个女孩子,她偷了黄帝的一个宝珠玄珠,为了躲避追捕而不小心掉到长江淹死了,成了江神。还有一点很有趣,几乎没有海神的名号(大陆国家,不重视海吧),如果不考虑所谓“四海龙王”,我记得的只有〈庄子〉里提到过一个北海神“忽”或“若”,南海神“儵”。

对了,“龙”里面有一个很厉害的神,叫做“烛龙”,那可不是“四海龙王”那一类小虾虾比得上的,很有些所谓“洪荒大龙”的味道,是一直盘踞着整个世界,视为昼、眠为夜、吹为冬、吁为夏、息为风的蛮荒巨神。这可是在造物神之类了。

另外有一个大地方还没提,就是大名鼎鼎的“昆仑”。在中国神话里,昆仑是支撑世界的大山,天柱,其上就是天庭,其下就是黄泉地府。所以这里被称之为“帝(天帝)之下都”,里面的神树、神兽、神鸟和神灵一堆一堆的啦,具体可以看〈山海经〉、〈海内十州记〉、〈博物志〉、〈拾遗记〉、〈水经注〉等书,这里略提一些,据说昆仑的大门是开明兽把守的,有九门(废话,中国什么厉害的地方不是有九道门啊),有的说昆仑有三个山峰,一个比一个高,或者说有上下三级。最下的是樊桐(板桐),其次是玄圃(悬圃,阆风),再上是昆仑宫,在这以上,就是名为“天墉”或“增城”的天庭。还有九层的分法,具体怎么分却不太清楚。根据古中国人看到的地势,昆仑在西北或西南。

昆仑的主神是所谓“西王母、东王公”,两个都长得很可怕哦,一个是怪兽(西王母),另一个是怪鸟(东王公),而且据说同时是主管着昆仑下的幽明地府,不怕死的就上吧。顺便说一句,后羿射日是大家很熟的故事,为什么他要去找西王母求不死药呢,自然就是因为西王母是掌管生死的神灵(不过也有说大地神后土是掌管幽明的)。

现在再来看看那些古代传说中的帝王。

中国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神、人不分。传说中的古君,即是人,也是神,这一个是神话没有成体系的表现,另一个则是中国自古君权就特别强大的表现。

黄帝、炎帝就不说了,他们是华夏族的始祖,中国人的始祖,又是顶着最高神的名号。在古埃及倒有类似的情况,只是后来君权才渐渐落于神权之下。而且,夏代的君王还自称“夏后”,其实就是把自己比为大地之君。

同时,五行学说在中国的流行,大概汉代时,古之帝王又和五行配了起来,和古代一些传说中的神灵配了起来,这里提一些比较“整齐”的说法:

东方之帝太嗥,神灵句芒,星辰岁星(木星的古名,中国古代有木星纪年,而不是太阳纪年),灵兽苍龙,声音角,吉日甲乙,神器规,季节春;西方之帝少昊(少嗥),神灵蓐收、星辰太白(就是启明星),灵兽白虎,声音商,吉日庚辛,神器矩(PS:规矩规矩,就这么来的),季节秋;南方之帝炎帝,神灵朱明(祝融),星辰荧惑(火星的古名),灵兽朱鸟,声音徵,吉日丙丁,神器衡,季节夏;北方之帝颛顼,神灵玄冥,星辰辰星(水星的古名),灵兽玄武,声音羽,吉日壬癸,神器权,季节冬;中央之帝黄帝,神灵后土,星辰镇星(土星的古名),灵兽黄龙,声音宫,吉日戊己,神器绳,四季。

另外还有诸如燧人、苍颉、有巢、伏羲、女娲、帝喾、帝俊,还有去看〈史纪·五帝本纪〉,也有一些其他的名字。象这些“古帝王”,很多又有其他的“功能”,比如女娲据说是造人的神啦,伏羲造八卦啦,苍颉造字,燧人发现火,等等。

特别提一提那个叫帝俊的,因为在后来的书籍里几乎没有提到过他,提起过他的主要是〈山海经〉,据说就是他生出日和月的,是那种古神吗?不过“俊”这个字是形声字,照理出现得应该比较晚,不过也可能是“音译”的缘故。可能从某个古字取的音。

又,以上的古帝,经常这个是那个的儿子,那个又是这个的祖父,谁又是谁的臣子,这样那样,混乱得不得了,这里偶把很多枝蔓都扔掉了,否则不是怕大家看得头昏,实在是怕偶自己写得头昏。

三、神谱略谈--其他神灵

象前面提到的大神,特别是那些所谓“古帝”们,个个都担了一大堆的其他名号,是N多的物件的发明者,这里不想再提他们(提一提都会昏头),说说别人吧。

雨师:赤松子。听说他为了下雨,要吃一种叫“冰玉散”的东西,他和西王母关系不错,常去昆仑游玩,随风雨上下。他还拐跑了炎帝的小女儿,拉着人家MM从一棵桑树上飞走了。害炎帝爷爷伤心地不得了,把自己女儿离去的那颗桑树命名为“帝女桑”,这是一棵有红色木纹,开黄色花朵,结青色果实的树。

风神:风后。
雷神:夔
路神(保护旅行者的):嫘祖,黄帝的正妻。
灶神(就是那个每年要上天打小报告的):隗。别看人家是灶神,容貌可象美女诶。
巫山女神(除却巫山不是云啊--嘿嘿):瑶姬,炎帝的另一个女儿。很可怕哦,因为特别会诱惑男人--楚襄王梦见巫山神女的故事知道吧。不过人家姐姐还帮过大禹治水来着,就是花心一点儿也没关系啦。

洛神:有名吧,谁叫曹子建要写〈洛神赋〉呢。她是伏羲的女儿宓妃,也是河伯的夫人,可是后来却和射日的后羿有婚外恋情,因为之前后羿还射瞎了河伯的左眼,而宓妃很高兴她的花心大萝卜丈夫吃了亏(可怕可怕)。

乐神:伶伦。
工匠神:巧倕。
井神:盘灵,又作“吹萧女子”,因为她曾在西方白帝少昊之父亲和母亲饮宴时吹萧,同时还有江神奇相起舞。又,据说少昊的父亲是一个绝世的美男子--厚厚,钓GG哦。
旱神:女魃。当黄帝和蚩尤作战时,蚩尤下了大雨,就靠这位姐姐来烘干了。

四、神谱略谈--恶神

最有名的应该数蚩尤,他是江淮楚人神话中的神,大约是中原往南征服时将其加以丑化的。至于样子么,偶倒觉得和西方奇幻里的半兽人可能差不多,而且很能打,黄帝不就是据说和他打了一场大仗然后懂得兵法的么。

刑天也算一个,他被炎帝砍掉了脑袋后仍旧拿着兵器又蹦又跳,够狠够狠。
共工,也是和炎帝(一说颛顼)作对的,输了以后一气之下把天柱撞了个歪歪斜斜的那位(象是什么巨人神的变种)。
这三个算是有名的“大坏蛋”。小坏蛋就是些鬼魅一类,而且全是所谓北方之帝颛顼之子,计有魍魉、疫鬼、小鬼(专门吓唬人)、穷子(穷神)等等。
舜后裔姓氏考

古籍称舜为虞舜,又说他姓妫,又姓姚。后世注家们对虞、妫、姚皆指为地名。诚然各地均有上虞、虞城、姚丘、姚墟、妫水、妫州等地名,且有同名异地者。但是这些地名的出现甚晚,不见于战国前的有关大舜的事迹之中,与其说是舜姓氏之出于地名,倒不如说地之取名乃附会于舜更合理一些。现在我们在其字音字义方面探索一下。

  按先秦时代人物的姓氏,一般有两个,即氏、姓。姓标志血缘,从出生之“生”再加女旁。氏为后出,一个同姓的氏族分支多了,人数多了,原来的姓不足应用了,就添加上氏。氏的命名来源多方,或以国为氏如齐、鲁,或以居地为氏如东郭、南官,或以爵位为氏如王、侯,或以职务为氏如虞、陶、司马等等。那时一般男子称氏,并把氏置于名字之前,如孔丘、田文;女子一般称姓,则把姓置于名字之后,如孟姜、怀赢等。也有例外,如男姓的吕尚,也称姜太公。大舜则有一氏二姓,盖是他兼祧两个氏族的血缘之故。
 大舜号为虞舜,此虞并非地名,而是职务,《尚书·尧典》中载,舜任命伯益去管理“上(山林)下(泽薮)草木鸟兽”,说:“益、汝作朕虞。”(今本划于《舜典》中)《礼记·檀弓》称此职为“虞人”。《周礼·大宰》则名为虞衡。按虞字本为驯养捕猎兽类之职官。虞字在《说文》属部,并释为“虎文(纹)也,象形。”《诗经·召南·驺虞》,后出的古文家《毛诗》释验虞为“仁兽”(类似麒麟)之名,但早出的今文家《鲁诗》与《韩诗》则以为是“天子之掌鸟兽官”,正与《尚书·尧典》之义相合。其实我们从其字形上来看,二字之偏旁为马和,属于家畜与野兽类,可证虞是指掌管鸟兽的职事人员。尤其是和他的姓“妫”配合起来观察,更为明显。
大舜姓妫。先秦之姓多带女旁,如姒、姬、姜、赢、偃等。妫去掉女旁为为,为的篆书为

标签: #起源 #姓里 #姓名 #来历 #姓氏起源